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歐聯第7話:刻骨銘心的足球課程


(Source: Soccernet)

  看畢球賽後,我的心情很平靜,沒有半點激動。是誠實的基因,還是對阿仙奴已經不再熱情,尚待時間來證明。但這隊雲加麾下的阿仙奴,離歐聯冠軍越來越遠,看來已經大抵證實了。

  「不是妄自菲薄,從今季至此的球隊發揮而言,這支阿仙奴不大可能跨越8強。與其在歐聯戰線消耗體力,甚或損兵折將,我情願轟轟烈烈,抽中巴塞,在死裡逃生壯胆再上,或雖敗猶榮之間,來個快速了斷。否則,就算抽中一份聖誕禮物,一樣有可能被嚇個全死。當阿迷們回想一下,在史浩克04及史雲斯腳下主場完敗的情景,實在難言任何信心。」這是上仗歐聯分組賽後,我對阿仙奴的評語。今季鼓勵的說話,成了比利的烏鴉口。直率的批評卻來個中過正著,可謂做個阿迷甚艱難。拜仁毋庸置疑是今季在歐洲最佳的兩支球隊之一,既然雲加的戰將主場對史浩克04也完敗,再慘敗在拜仁腳下,不是甚麼難以想像的賽果。某程度來說,只是水準分野的反映,而且非常正常。可惜的,是雖敗猶榮也未能為廠員送上。

  雲加派上一大批上仗足總盃休息的主力正選上陣,沙格拿、梅迪薩卡、藍斯、韋舒亞、卡蘇拿、普度斯基、禾確特統統返回陣中。但球隊還是在20分鐘內,便輸掉兩球。也許唯一值得慶幸的,是上次在主場迅速失掉兩球給車路士時,是16分鐘,今次多了4分鐘。但這4分鐘有關係嗎?看看失球過程,不得不佩服拜仁的效率,以及見血封喉的能力。兩個機會,便兩個入球,是阿仙奴久違了的足球本色。其實,乏善可陳的廠員,已藉文素基治沒有在上半場補時階段把握第3個機會,避免更大的尷尬,和在更衣室滴下更大滴的冷汗。

  下半場廠員的發揮,基本上沒有明顯起色。憑球證的角球誤判,以及對手防守疏忽,扳回一球,已是非常幸運。後備的基奧特落場的第1腳快射攻門,沒能化成入球,事後看來也許是轉捩點。但平心而論,拜仁射入的第3球,是良好的足球教材,不得不服輸。閘位的拿姆,在禁區K角位走位入楔,是我經常提出的奪命走位招數。這類危險的近距離傳中球,入球機會幾近一半一半。以拜仁的把握能力,怎會不讓垂頭喪氣的廠員在中場再開波。

  從全埸的表現看,拜仁是一支球隊。無論在進攻及防守,都充滿效率,走位靈活,壓迫性強,皮球出現的位置,人數也往往比廠員多。阿仙奴的控球比率是假象,那多來自中後場無聊的橫傳,和阿迪達沒有信心時的後交,防守時更毫無策略,球員只各自做出循例的企位,而不是針對性壓迫。進攻沒空位時,左右二閘沙格拿和華美倫沒能做出拿姆式的入楔,是技術分野,雲加及廠員只能自怨。

  其實三個失球,都是防守上的失誤。兩個生波失球,讓人在左路進襲,是缺乏邊路球員的協防,之前也發生過,球員不能從錯誤中學習,是咎由自取。這點跟拜仁球員的紀律,是兩碼子的事情。死球的失球,是錯選頭球平平的藍斯當第一點防守,他的搶點意識不能跟對手雲拜庭相比。當梅迪薩卡、高斯爾尼及華美倫都在陣上,甚或頭球也算可以的沙格拿也在球場時,為何是藍斯守第一點,真是莫名其妙的安排。雲加及保特,應當非常後悔。昔日也曾說過,倘基奧特及迪亞比等高大球員不在陣上,防守死球,會有很大麻煩,很不明白為何雲加會以為拜仁的頭球不及史篤城厲害。從另一角度看,施捷斯尼沒能接穩雲拜庭的頭球,也有責任。這位年青門將,在歐洲國家盃被逐後,踢來患得患失,也沒有明顯進步,坦白來說,是令阿迷有些失望。在我的評價中,全隊只有韋舒亞合格,至少他仍有引球推進的膽識。

  三星期後的第二回合,有機會翻身嗎?這是我留給眾阿迷各自考量的問題。或許字典內還有奇蹟這個詞語,但在拜仁的主場射入3球的可能性有多大,大家心裡有數了。但誠如雲加所言,下一場比賽,才是最重要的東西。20132月跟拜仁的對賽,已是一段歷史及一個刻骨銘心的足球課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